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童子阴阳功

更新时间: 2025-08-08 11:53:23

阅读人数: 636

本文主题: 阴阳功合集

劳宫穴是人体内外气息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开阖在常人比较迟钝,练功能使之敏感,功能强化后,能实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进而达到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平衡,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打开劳宫穴是进行气功采气和发放外气的基础。

预备式: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头颈端正,两眼微闭,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意守丹田片刻。

起势:两臂向两侧平举,同时掌指上翘,至两臂呈一字形时,指尖朝上。然后两臂外旋,转掌心向上,两手缓缓上举至头顶上方,两掌相合,用力向上一伸。

然后慢慢沿身体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式。注意两手掌面不要贴紧,而是两手心之间有一薄“圆饼”形的间隔。

1.劳宫贯气:两掌轻缓地向左水平摆动,意念两手之间的气贯入右劳宫穴,再轻缓地向右水平摆动,意念两手之间的气贯入左劳宫穴。如此反复导引。左右摆动的幅度不要过大,待纯熟后,便可“只有动之意,没有动之形。”

2.调和阴阳:经上势导引,气感较强后,可加练此式。姿势同上,以意引气。吸气时,气自丹田上升→膻中穴→大臂、小臂内侧→劳宫,稍停呼气。呼气时,气进入另一劳宫穴→小臂、大臂内侧→膻中穴→丹田。

以上动作男性先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女性相反。

收功:左手心贴准肚脐,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女性相反),先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圈按摩18次,再反方向由外至内绕圈18次(女性相反)。搓热双手,轻擦颜面部数次。练功毕。

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穴,该经从胸中开始,属于心包,向下联络三焦,主支从胸出于胁部,经腋窝向下,沿上臂内侧中间下行,经过前臂进入掌内,沿中指到指端。

起势动作有效地刺激、牵拉本经,有麻、胀的感觉,能使体内、外之气贯通和合;意念气贯劳宫,有意到气到之功。“调和阴阳”能加强气血运行,使阴平阳秘,增强人体生命活力,也是内气外放的一种练习方法。

童子阴阳功

道家内丹吕祖法脉课程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之说自古流传至今又何止五千年哉?《黄帝内经》:“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阴阳之理早已深入祖先养生治病之理念当中。

       道家吕祖法脉传承中的《太极阴阳功》贵在内外双修,内外双修首先内炼丹田真气,因丹田有性命之祖,呼吸之门等之说,故历代功家则认为“丹田气足,则力盛”。太极阴阳功专炼丹田之气,可除疾,养生炼丹,成就技击。

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性功,一部分是命功,性命双修,九级功法循序渐进,潜修至大成,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其中:

性功部分讲授:1,为什么要修炼,2,明阴阳虚实,知刚柔并济,3,道妙无穷行在言谈举止,4,谨言慎行守天道,5,进退知几化人伦,6,降妖除魔修慧剑;

命功部分讲授:1,静坐的方法,2,静坐的四重境界,3,卧功的秘诀静功与卧功的禁忌要点。

适合学习的人群:所有想健康快乐长寿的成年人群,男女皆可。

        湖南郴州人氏,道号九阳真人,曾号虚无子,罗光,天生道根,从小笃信命运规律,年二十左右,因恐惧死亡,始学中医、武术,继而拜南岳天一道长为师,学习易经、四柱、风水、面相及各类道家功法:太极拳、太极劍、静坐、卧功、冥想、穴位按摩、运气、导引、胎息长寿功、内丹、外丹、辟谷等,行住坐臥皆在练功状态,长期修炼达三十多年,2014年进入崆峒山道教,现任崆峒山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道教协会理事,中国囝学院道学院执行院长、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第二节课:分阴阳,明事理,安人道

第三节课,去浊归清,静坐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清念调息

第四节课,性功的关键要诀……如何得一

第五节课,介绍卧功的修炼方法与禁忌

六,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性能力。

七,提升心灵境界,获得明心智慧……

1、开课时间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2、课程一共5天,每天一节课,每节课一小时。

3、课程是网络直播课,学员通过网络观看。

4、上课时间为: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期间每天19:30——20:30

武当八大气功,活血功,调节阴阳、活血活气、祛邪治病、强筋壮骨

武当活血治病八大气功,它源于武当养生气功。

在民国初年长江洪水泛滥成灾,百姓庶民疾病缠身。

当时,武当霞光道长云游天门,将武当活血功传于彭先进先生,彭老师将此功再传授给百姓,治愈疫病多人,笔者也有幸得传授此功。

武当活血功共有八法,简便易学,老少皆宜。

此功具有调节阴阳、活血活气、祛邪治病、强筋壮骨等功效。

健康者练此功可以使气血畅通,气血充沛,延年益寿;

病患者练此功可使病体逐步恢复健康,对瘩病肺结核有根治之效。

人直立,两脚平肩宽,两膝微曲,两目平视,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舌抵上腭,前后摆动,同时配合用鼻呼吸。

要领是呼吸时随手摆动,连吸时尽量使气下沉入丹田,双手摆动要自然。

坐于草登上,自然盘腿,双手合计,手腕与丹田平齐,然后合掌上抬至印堂;

吸_呼,吸一呼,吸一吸一呼共做几遍。

双掌沿任脉上下,双手始终相合。

人直立,双脚平肩宽,两膝微曲;

双掌抬至膻中穴,然后由膻中穴缓慢向前推出,再收回至膻中;

同时用鼻呼吸,顺序如前,共做八遍。

呼吸时随用手向前推拉,不用气力人直立,两脚平肩宽,两膝微曲,双手掌心向上,中指微接从天目穴向上推,再回天目穴;

配合呼吸,顺序与前同,共做几遍。

双掌上推尽量伸直,与百合穴成一直线。

人直立,双脚平肩宽,两膝微曲,双掌心向上,从丹田将气捞至膻中穴,同时用口吸气,翻拿下压到中腕穴,用鼻喷气再回归丹田用鼻喷气。

用口吸气时合身上行,双手向上捞,尽量要慢,双手下压时要用力。

人直立,两脚平肩宽,两手下垂,左脚向前迈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双手上抬成一字形,掌心向下,眼视左手指尖,然后双手上下起伏,同时用鼻呼吸,顺序与第一节同;

双手的上下起伏,似凤凰在穴中展翅之势,尽量带动腰部。

人直立,两脚平肩宽,左脚向前迈半步(左虚步),双手握空拳,左拳向上,右拳在下,与会阴相平,然后上抬至胸膛再回归会阴穴,共做八遍。

再成右虚步,左拳在上,右拳在下,与会阴相平,同上共做八遍。

人直立,两脚平肩宽,两手从丹田向上捞至百会穴,掌心向上,同时吸气;

然后翻掌向下,弯腰,手尖触地时左手上抬再换右手上抬,左手下行,同时用口吐气。

吸气时,脚跟微翘,双手上下时要快,呼气时好象全身蚀气都被吐出。

人站立或端坐,两脚平肩宽,全身从头到脚放松一遍,意守丹田20分钟,再将全身干浴~遍,意念还丹,睁开双眼,收功毕。

图文素材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追溯到原文作者

标签: 学院 老师 直播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