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正骨丨满满八页纸,这位患者来信硬核表扬……
笔力刚劲的字迹写满了足足八页纸,练习八段功两年多,患者的心路历程和健康状态变化都被尽数写进这封信中。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大科主任林定坤教授收到的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来自三年前曾被林主任治疗过的一位康复患者。
练几个动作,就能治好膝盖疼痛?
早上刚练完八段功,便提笔写作此文,感到特别亲切。我习练八段功已有两年多了,感觉好处很多,功效见长,早就有想写点东西的冲动了。
2017年6月份,我因膝盖痛专门到广东省中医院治疗。我膝盖不舒服由来已久,去某医院拍了片子、做了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听说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全国一流,我慕名前来,带了足够的资金,甚至做好了住院的准备。经友人介绍, 接待我的是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大科主任林定坤大夫。
他示意我躺在病床上,十分仔细地捏我的膝盖,望闻问切,找出痛点,然后让我下床,教了我几个踢腿动作,嘱咐我回去每天练习此动作30次以上,并赠我一套《健体八段功》书籍(附DVD带)。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叫治病?不拍片子、不吃药、不做手术,练几个动作,就能治好我多年的膝盖疼痛问题?我甚至怪罪朋友,我千里迢迢来治病,你怎么介绍这么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朋友满脸委屈:找林大夫看病,可是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的,他是给中央领导都治过病的,你回去照着做就是了。
练习一个月,从满腹狐疑到出现奇迹
我满腹狐疑地回到家里,心想就当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吧。我坚持每天踢腿,早也踢,晚也踢;家里踢,办公室也踢,每天都踢了100多下。 踢了一个月后,奇迹出现了!我的膝盖居然好了!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忙打电话给朋友和林大夫,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个时候,我才认真关注起林定坤大夫。通过友人介绍和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林定坤大夫,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大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30多年,主攻脊柱和老年关节疾病,主持省与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重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原来林大夫是个了不起的人呀!我错怪朋友了。猛然想起,林大夫还赠我一套带子,回来后一直放到一边没理会。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如获至宝,便如饥似渴地研究起来。
林大夫大学期间曾练习武术,以此为启发,结合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广泛吸纳中华传统功法,潜心创编了健体八段功。该功法有八式: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源自八段锦;
二、平举降气绷身腰,源自易筋经;
三、弓步挺腰大挥手,源自长拳;
四、上步转腰冲双拳,源自少林功;
五、大鹏展翅健三角,源自五禽戏;
六、扎马擒拿百挂功,源自鹰爪拳法;
七、手抱琵琶半蹲踢,源自谭腿功;
八、游步云手化阴阳,源自太极拳;
▲林定坤八段功第七式 手抱琵琶半蹲踢
原来我这一个月练的就是第七式“手抱琵琶半蹲踢”!一招就治好了我的病,练好八招,那我的身体该有多棒啊!现在,我对林大夫已深信不疑。说练就练,自此我每天对着书本和视频,一招一式地练起来,有不明白的地方我还直接打电话向林大夫请教。寒来暑往天天练,家里练、办公室练、出差时练,一有机会练上几式,越练越熟练,越练越喜欢。两年练下来,我感到病痛没了,身子轻了,精神更饱满了,神奇至极!我简直对林大夫顶礼膜拜了。
八段功的阴阳平衡为指导思想,涵盖了“意念”、“呼吸”、“体势”三要素,兼顾调心、调息、调身三法则,尤其是腹式呼吸的介入,作用巨大。
八段功吸收中华八大传统功法之所长,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全身运动。目前最热门的健步走运动,只以下肢活动为主,缺乏上肢、颈椎的锻炼。
八段功八个动作简单、易学、入门快,每个动作自成体系,都可单独在一个时间段内练习,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有时间一气呵成,半小时;没时间拆分练,效果一样。游泳虽然也是全身运动,但受时间场地限制,很难坚持。
八段功是一人独立运动,可快可慢,运动量适中,渐进式力量牵引拉伸,避免了受伤,老少咸宜。相较球类等竞技运动,安全很多。
因此,我强烈呼吁:大家都来练八段功吧!尤其是长期处于亚健康又忙碌的上班族。
八段功之所以有如此神奇功效,源自于吸纳了中华传统功法,再往前追溯,应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黄帝内经》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中华传统中医文化得于天人合一、天人一气、阴阳五行、形神兼具、阴平阳秘等思想,与老庄道家哲学一脉相承。有时傍晚我一人在阳台上练习八段功,日月同辉,气流全身,似乎进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玄妙意境。
我现在买了很多本《健体八段功》,逢人便送。当然,练习八段功并不排斥偶尔散散步、打打球、下下棋、游游泳,同时要与合理膳食、保证睡眠、心理平衡相结合,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效果。噢对了,早上我只练了四式,我得去练另外四式了。我会将八段功坚持到底!
供稿患者/江西省会昌县 俞先生

肩膀“画圈圈”,赶走肩周炎,简单易学
肩膀“画圈圈”,赶走肩周炎,简单易学
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肩周炎以往多发生在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人等群体,近年来,伏案工作者以及锻炼过度人群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
病因一: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广的关节, 关节囊相对松弛;肩关节附近肌腱较多,血供较差,常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退行性改变。
病因二:由于肩关节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活动比较频繁,容易引起各种急慢性损伤。损伤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与缓解,久之则可发生肩关节局部软组织粘连形成,继而导致患侧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障碍。
病因三:部分研究者认为雌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对韧带等结缔组织的代谢影响可能也与肩周炎的发病有关。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运动疗法、针灸、推拿、拔罐、理疗、针刀、药物注射等,其中传统功法锻炼能很好地预防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防治肩周炎的关键在于“肩部画圆” 时前后牵伸肩关节,锻炼肩袖肌群,加固并保护肩关节,减少关节压力。该功法具体操作如下: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舌抵上腭,牵颈提神,静心敛神,下颌微收,双手握拳相对,拳眼朝向自己,放在胸前正中。
双手不动,向左旋转,使右肩在身体前方,上臂接近水平;左肩在后方,上臂接近水平。
右肩向上画圆运动为阳;左肩自然向下画圆运动为阴;当靠近头部时,右肘关节向右耳靠拢,进一步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过程中全身绷紧同时吸气为阳。
右肩向后、下方画圆为阴,左肩向前、上方画圆为阳;过程中全身放松同时呼气为阴。
左肩继续向上画圆至左肘关节靠近左耳, 右肩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全身绷紧同时吸气为阳。
双肩继续画圆运动至右肩在身体前方,上臂接近水平;左肩在后方,上臂接近水平。过程中全身放松同时呼气为阴。肩向后、下方画圆为阴,左肩向前、上方画圆为阳。过程中全身放松同时呼气为阴。
重复上述动作,左右各向前上画圆1次为1 组动作,每次锻炼15~20 组,每天做2 次。具体频次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加减。
肩部的传统功法锻炼,讲求适度适量,循序渐进。除此之外,注意肩部保暖,勿感寒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丹道实修:道家养生功法六字诀,强身健体,平衡阴阳!
“六字诀”古已有之,是道家推崇的一套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法。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就叙述了“六字诀”能治病延年。
他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为吸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积。”
又如唐代名医孙思邈编写的“六字诀”《卫生歌》,明代太医院的龚延贤在所著的《寿世保元》中,都谈到了“六字诀”治病。
龚廷贤说:“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除了道家,医家,历代的高僧、法师也都有这方面的论述。到了现代,马礼堂老先生在其养丹功中对“六字诀”阐发应用,发扬光大。
这套功法简便易行,针对性强,所耗的时间短,得气快,做一遍“六字诀”只需10~15分钟,功法较温和,不会出偏差。
1. 掌握好松静自然,这是丹功锻炼的共同要求。
松,是指身体各个部位从关节到肌肉要做最大的放松,放松后才能达到“气遍周身不少滞”的状态,但松不是软而是舒松。
静,指意要静,凡人皆有所思,我们要求在练功时,把放出的心暂时收回来,用一念代万念。
所谓自然,就是动作协调平衡,不强求,强求就容易出偏差。
从历代有关“六字诀”的记载看,有的主张念出声来,有的则主张“吐等勿令耳闻。”根据马礼堂老先生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初学时,一定要吐字出声,这样可以通过发音掌握口型,并使气顺达。
另外,初学者发声比不发声的收效快,等到口型准确了,腹式呼吸也掌握得比较好了,练功的人会自然发声渐微,而且有的会感到有一股气流通行身体上下,有的感到麻胀,有的感到凉,有的感到热,有的感到舒松。
丹功锻炼中的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呼吸是练功的重要环节。
“六字诀”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不着意,吐气时要求收腹、提肛、缩肾(环跳穴处肌肉内收),体重后移,脚后跟着力(踵息法),使横膈膜上移。
待气呼尽,然后轻合嘴唇,自然吸气,小腹也自然隆起,全身尽量放松。
柔和的动作导引,可使肢体关节放松,大脑入静,导引动作要自然,切忌用力,并做到气尽式成,使气不滞而顺达。
吐气时的意念活动是在口型、呼吸和导引动作都掌握以后,先简单地按要求意守某个脏器(如念嘘字时内视肝区),待熟练后,才能在念字时做到意念随经络循行。
但不能强求,否则就可能胸闷或头晕,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俗话说,功到自然成,意念导引更是如此。
待有气感后,则意念相依,意随气行,另有一种舒适难言之佳境。
比如:第一步以十天时间(每天累计练功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练预备式;
第二步以十天时间加练六个导引姿势;
第三步以二十天时间再加练呼气读六个字;
第四步以二十天再加练顺腹式呼吸;
第六步以二十天全面练习、深入体会、掌握功法、取得效果。
这种安排即通常所说的百日功,如果要领掌握得好,便可收到明代太医龚廷贤所说的“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疾不生”的功效。
相关资讯
万古神帝:一起来讨论,盘点已经出现过的始祖功法,哪个功法最强
在神级功法中又以始祖功法为最强,那么在本书中已经出现的始祖功法有哪些呢?女娲道诀,此功法是盘古界的神级功法,是由传奇古神女娲开创,并且此功法是位列太乙神功榜 此功法由由剑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