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惊觉这个小说对我而言已经成了治愈系作品

更新时间: 2025-09-20 20:22:54

阅读人数: 71

本文主题: 我的治愈系游戏 书评

惊觉这个小说对我而言已经成了治愈系作品

回家的Z7次列车上复习了一遍。算起来是三刷了。一刷10年11月也就是书刚出来的时候;二刷11年1月帝都到青岛的T26上(这个车现在已经木有了)。书也还是看的10年别人送的这版。自己13年败了一套黑色硬面精装的想了想到现在还没翻开过。 但是败了精装版以后这本也没扔,原因是三体三部曲里我一直比较偏爱第三部死神永生。虽然也承认确实挺多毛病、不足,但是架不住整体架构和风格太对胃口、第一遍的阅读体验太爽。——还记得10年11月初的某个下午我拿到这本书以后本来就想趁午休时间看看开头,结果万没想到一翻开就钉在了椅子上,一直到晚上7点多都没挪地方,连饭点都错过了,以至于只好去当时我还不怎么看的上的康中解决晚饭。同时也还清楚的记得,合上书的一刻我抬头看了看四周,觉得精神很恍惚,有种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的感觉;接着又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夜空,觉得眼中的夜空也不复从前。——后来知道这种感觉并非我一个人独有,很多读者,包括最近几年才接触到这部作品的老外读者,不少都在看完书之后做了和我同样的动作,体验了同样的感觉。 这种巨爽无比的阅读体验是我喜欢这书的原因之一。因为以后这种阅读体验越来越少了,要么是好书但是要反复消化,很少有这种酣畅淋漓的爽感;要么是尚可的书,工具书,总之谈不上什么阅读体验。更多的时候则更倒霉一些:看各种各种垃圾的书,文章。别说爽了,憋住粗口都很困难。实在憋不住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怀念三体3里的歌者。——这个小角色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谜之好感。虽然并非重点刻画的主角,但好感喜爱程度仅次于章北海、后期的罗辑,以及大史。有时候自己都纳闷为什么会有这么DT的偏好。。。 然后这几年我在一次次的想念这个小角色时终于想明白了:我tmd大概只是喜欢他手里的二向箔。觉得他往太阳系发二向箔的英姿真是酷毙了帅呆了爽爆了,连唱的那首歌都无敌带感。 而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又涉及到读书时的代入。其实读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时候,自己的立场还是稳稳的站在地球文明这边,毕竟母星是不是。。。以至于章北海一开始在我眼里就是反派大boss的设定。当然这也说明我对章北海的敬佩和好感是十足十的绝对不掺水分:还记得看到章北海苦心孤诣干掉航天专家时对此公肃然起敬的感觉。虽然那时候章北海还是划拉在“反派”那边,这种敬意更像是给一个值得正视和尊敬的敌人的。 但是到第三部,从大移民和人数庞大的治安军开始,对地球文明就彻底没有代入感和情感偏向了。一刷时这个立场转折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的感受就是大刘塑造的那个毛子军官所说的:卑劣软弱到这个程度的文明,还有什么存续的价值?(大意)。 何况还有真正的地球文明火种,在蓝色空间和万有引力上。 包括情节走向也是如此。一刷时看到地球文明最后放弃了建造曲率飞船的努力,就知道这个文明算是彻底完蛋了。后面的各种无非余波,欣赏大刘的想象力完全压过了情节悬念的吸引和感染力。——因为已经没有悬念,也没什么感情了。太阳系二维化的时候只觉得很美很壮观,残酷而充满力量的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壮观。 不过这一次复习,还是不无遗憾的发现,不光阅读快感不可重见,有些当时触动很大的情节,现在再看冲击也没那么强了。比如大移民和治安军。一边看一边想了想,除却阅读初体验和反复体验的不同,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当时看的时候还没看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的一则记载:建炎二年金军攻略京西的时候,邓州还是哪儿(懒得查了反正今天不想查了),军民举城投降,金军也按照之前的条件,许诺不杀人不掳掠人口。但是到撤军之时突然变卦翻脸,掳了全城青壮北归。以当时的情况,等待这些人的命运不会好,不是贩卖为奴就是病死途中,生存状况要远远差于之前,甚至性命都可能保不住是无疑的。 再就是所谓的靖康耻,现在再看也觉得没什么不可思议了。代入到当时人特别是肉食者的角度,无非是觉得既然能靠送钱送粮送别人人头保命,何必非要去打呢?却不知道女真人虽然开化未久文明程度不行,但是对基本生存法则的了解,却远胜文明过了头的中原诸公:既然你这么听话,那不如就干脆彻底放弃自己一切权利好了;既然你真的这么弱鸡,那就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了。 而在三体里,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曾借不同人物之口表达过不止一次,然后又让已经娘炮化的地球文明从反面验证了两次。事实上我觉得这也是大刘的一个执念,关于抵抗和不抵抗的执念。这个执念看似老套,在有些高贵优雅教养良好的姿势分子看来大约还难免愚昧落后,但其实背后就是对人何以为人、文明何以为文明的终极思考。而大刘这个执念最集中、最简练的表述,我以为还不在三体,而在他早年间的另一个短篇《吞食者》里。很大程度上,三体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是把《吞食者》里的几个基本要素,又在更大的维度上,以更精彩的形式演绎了一遍。 不过也还是有体验如初、感触也依旧很深的地方。比如“水洼”里的高等文明残留体说的那几句细思极恐的话;比如云天明编的那三个童话;比如“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比如程心,以及大刘借几个执剑人候选者包括维德对她以及她背后的支持者——地球文明的所有吐槽。——时隔多年之后,我还是觉得程心这个人物一点不苍白,一点不败笔,相反,她典型,深刻,应该被很多人,尤其是自诩“姿势分子”的人引以为戒。 还有从太阳系二维化开始的、整个结尾部分。这一次看,还是觉得这段美而且壮观,并且有了新的感受——我觉得这段很治愈。跟歌者扔二向箔那段描写一样治愈。没价值的已经僵死的消亡,让位于有价值、有活力的;堕落的去死,奋进的去生。一切都应该应分,天道好还,而且以书中的时空尺度,已经兑现的很快了,这有什么好唏嘘的? 这是不能更完满的大团圆,是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浪漫到我清楚的知道现实世界里是不会有这么美满的事情的,就像我永远不可能有歌者手里的二向箔,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不断的想起不断的回味这一段,权当是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了。

惊觉这个小说对我而言已经成了治愈系作品

当我一个人孤独地老去

看完了,看完回想起题目竟不记得书名为什么叫《没有神也没有佛》。如果让我起名,书名也许叫《单身老女人死前的每一天》《单身老女人闲暇的晚年生活》《当我一个人孤独地老去》。我在二十岁初头的时候读了一本书《三十岁前的每一天》,当时觉得30岁好远啊,我真是运筹帷幄,提早准备,仿佛买了那本书就会过一个比较好的30岁。现在看《没有神也没有佛》又有了这种感觉,我在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准备。不,也不一定是为了老年,而是通过看一个心平气和的老太太过得闲暇的每一天,让自己过得放松。

我们通常说日剧是治愈系的,没想到日本的文字也是治愈系的。我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到现在读了研,每学期给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总有那么一两个老师说“我教过几个xxx(跟我同名同姓的人)“,朋友也会说“你是我认识的第几个xxx”。我曾想过去改名字,要改成什么名字也思索了很久,但现在我觉得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就好,过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就好。

作者算是个普通人吧,普通的长相,普通的工作,但也每天怡然自得地生活着。在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忘了她的年龄,比如抱着看脸的期待看世界杯,比如和朋友一起看美男“歌舞伎”,因对方已婚而感到懊恼,读到“一大早的电话,该不会是有人死了吧”而捧腹大笑。在读的过程中,反复感叹作者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好想跟她做朋友。

无论多少岁,蜘蛛网糊在脸上都会感到错愕,看到壮丽的景色都会内心受到感动,无论多少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美食的开心、亲近自然的放松都不会变吧。就一直一直,作为一个普通人变老应该也不错。

我是看豆瓣读书2018榜单看到的这本书,那么多人给这本书打高分,可能是因为现在人都活得太辛苦,怕变老,怕孤独,怕世人的眼光,然后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获得了些许慰藉吧。就这样就挺好,变老了也不可怕,一个人生活也会有很多开心的时刻 ,放下顾虑与担心,未来璀璨耀眼,闪闪发亮呢。

超甜的治愈系恋爱!

少女漫画作家心音桃桃茶,真名为久我一郎,在截稿日即将来临之际,因曾经帮忙绘制的助手出道,实在是忙不过来,一堆线稿等着描边和画背景什么的,靠他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是完不成了。

责编向他推荐了一位新助手,五色汐里,奇妙的缘分就此展开。久我一郎此时还不知道五色汐里是流行族的公主,更不知道会与她奇奇怪怪就缔结了婚姻的契约。

汐里的助手工作做得非常认真,二人通宵合作总算是完成了任务。困得不行的久我一郎担心描边的笔扎到汐里,伸手去拿,不小心被笔尖戳到手指。汐里醒来十分震惊,那根本不是笔尖,而是她作为流星族人的尾巴/刺。

在汐里的小岛上,这是只有婚姻关系的人才会做的事。久我一郎就这样成了汐里的丈夫?!并没有,二人说开之后,决定先以朋友的身份相处,汐里也联系族人去找解开契约的办法。

然而很快,这个契约的副作用浮出水面。汐里只要离开久我一郎两站地,久我一郎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发烧虚弱什么的。而缓解的办法是二人亲密接触——牵手。

就这样,在命运的安排下,两个人的红线紧紧绑在一起。爱情早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悄然降临。

久我一郎会担心汐里被不良少年缠上,焦急地带她离开。汐里会敏锐地发现久我一郎的负面情绪,想让他轻松一些。看到久我一郎的女性朋友出现,听到两人以前互帮互助的故事,汐里心中莫名堵堵的……

《邻人似银河》的情节甜蜜日常,没有拖拖拉拉的虐点,节奏也很快,两个人心意相通,第一卷结尾处二人已经互相表白啦!越来越会被这样的纯爱感动,希望小情侣在他们的漫画世界里甜甜蜜蜜,一直幸福快乐下去!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