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点
的心理学部分属于考试分析,主要以单选题和简答题的方式出现,想象这一部分的知识点难度不高,重点是要掌握区分各类想象的技巧。在此为大家针对想象的分类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区分。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中的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因为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也称为不随意想象。比如我们平时抬头看到天上的云,会觉得云很像某种小动物,这就是典型的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因为有意想象需要意志努力,因此也叫做随意想象。而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我们在看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时候,看到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描述,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林黛玉的形象,这就是再造想象;我们看到工程师设计出的图纸,脑中出现房子的样子,这也是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没有任何言语或图样的示意,人物都是由曹雪芹创造出来的,这属于创造想象;工程师设计图纸的时候,凭借的也是创造想象。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又分为理想和空想。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比如学生想象自己以后会是一名人民教师,而这种想象在今后是可能实现的,这种想象就可以称为理想。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小孩在看完《西游记》后认为孙悟空腾云驾雾很厉害,想象自己也可以腾云驾雾,这和明显是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这种想象就属于空想。
以上就是关于想象的分类的知识点,大家需要将各种想象区分开来,做好应考的准备。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
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点:想象分类
2021-05-02 07:40:00
小学科目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科目二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部分的知识点大多数是识记类的,难度不大,但是当学到心理学部分时,就深深的感觉到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同学们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点的时候没有把握问题的关键,没有深入的理解知识的本质,所以才导致心理学的题目相较于教育学而言错误率较高。下面将对“想象分类”这部分知识进行详细的说明。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注: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想象,不受个体自己控制,所以在发生无意想象的时候个体自己是没有目的性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着的想象。在考试中与无意想象有关的一些短语有: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下意识、不自觉地、不经意间等等。这些词语都表明事例中的想象类型是无意想象。例如:儿童在外面散步时抬头望向天空,不由自主的就脱口而出这些云朵好像是绵羊、高大的骏马等等;一个人在看到了路边一对捡垃圾的母子后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生活的场景;这类事件中存在的想象类型都是无意想象。因此,在考试题目时,可以用相应关键词语辨别想象的类型。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以及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①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注:再造想象强调的重点是在进行想象时一定有大量的事实作为依据,实质就是在大量言语的描述下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新的形象没有特别新颖独特的地方,就是在细致的描述下对应特点产生相应的形象。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同学们都没有去过岳阳楼,在老师丰富语言的描述下同学们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岳阳楼的形象;学生在读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时候通过作者精彩的描写,在头脑中有了孙悟空的生动的形象。这两句话中提到的想象类型就是再造想象。
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注:例如:中国著名的作家鲁迅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作者采用的就是创造想象。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是否依据言语描述或图像示意进行的想象来区分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往往创造想象是作者的身份,而再造想象是读者的身份。
③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我们从对定义理解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想象的分类。考生在作答时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抓住问题本质,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希望以上内容对学生的备考有一定帮助。
幻想的反义词
huànxiǎng(1) [illusion;fantasy]∶虚而不实的思想齮梦幻想。——清· 袁枚《祭妹文》是什么可悲的幻想使你如此烦恼?(2) [fancy;fantasy]∶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3) [fancy;fantasy]∶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huànxiǎng
(1) [illusion;fantasy]∶虚而不实的思想
齮梦幻想。——清· 袁枚《祭妹文》
是什么可悲的幻想使你如此烦恼?
(2) [fancy;fantasy]∶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3) [fancy;fantasy]∶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1.不切实际的、不能实现的一种想象。 清 李渔 《玉搔头·抗节》:“空将这假笑痴顰,费伊的幻想。”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序》:“神话里的天和地,根本上便不是人类幻想的结果,而是记录着真实的古代人的苦斗的经过。”
2.泛指想象。 杨朔 《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时期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 大禹 。”
相关资讯
幻想跟想象有什么区别?或者两个?
幻想和想象是独立的概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诸多共同点。幻想是一种以心灵形式表达的创造行为,它有助于人们获得想象力。它可以被用来创造出新的想法,也可以被用来记录自己的情感和愿......
下篇:想象的种类